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选登(八)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虽无缘亲历70年来的每一步辉煌进程,但却很荣幸地经历了70年来最伟大的时代。七十载风雨沧桑,七十载春华秋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个人的命运也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实现了华丽蜕变。跟随着祖国发展腾飞的步伐,回首一路走来的半世纪人生路,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们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说不幸,也幸运。比起7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这一代的生活要艰苦得多,但比起5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高考给了我们机会,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我是1963年出生的,老家在豫西灵宝的一个小村庄。地处旱塬,种庄稼完全靠天吃饭,平时吃水都困难。一是去近十里之外塬下的河里挑水,二是家家户户都挖一个水窖,靠下雨下雪时存点积水,真可谓滴水贵如油。记得小时候,家里最常吃的就是红薯面馍,吃得人口流酸水。白面馍只有夏天收麦和过年时才能吃得上,肉食更是稀罕物,平时根本见不到,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一点。父亲是个泥瓦匠,风吹日晒地为别人盖房子,自己却住不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没怎么念过书,很早就在家务农,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1982年,我考上了大学,当年我们一个乡只考上了几个人。记得考试时,我还是借别人的手表看的时间。那个时候,大家都将高考看作“鲤鱼跳龙门”,只要考上大学,农村户口就能转成城市户口,会有正式工作,能吃上商品粮。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激发了我这个穷乡僻壤里的少年奋发学习的斗志,最后通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学时,父亲亲手给我做了一个木箱,用来装书和衣服。看到城里的学生提着皮箱上大学,我既好奇又羡慕。过去在家里穿的都是自己做的布鞋,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第一次穿上皮鞋。
20世纪80年代,大学校园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当时青年人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志向。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心中都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大家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废寝忘食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如今回想起来,那种如饥似渴的读书氛围仿佛一道独特的风景,定格那个时代里。
1985年,我从洛阳师专毕业,被分配到豫西义马一所煤矿中学里,开始了我的教书育人生涯。当时的我只有21岁,我的学生都是十一二岁。每天早上六七点与学生一起早读,每天晚上八九点送学生下晚自习回家。我与第一届学生朝夕相处了3年,直到1988年他们初中毕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他们也已人到中年,有的当了局长行长,有的读了博士成为教师,也有的做了工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年1月30日,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举办毕业30年聚会,专程把我从郑州接到义马。收到全班同学送给我的鲜花和红围巾,听到同学们发自肺腑的感谢,我非常激动,令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骄傲。
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给了我人生最真挚的幸福。在我看来,教书育人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业,做老师是我此生最正确的选择。
硕士:开启了崭新的人生机遇
20世纪90年代,国家形势发生了变化。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启了经济变革的新篇章,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有一天,我忽然听说身边有人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当时,我仿佛看到了天地之间照进一缕新的阳光,点亮了我的世界。很快,我便下定决心开始新的尝试。
那时,我已年近三十,工作八年,成了家,有了孩子。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那个时候的我决定报考研究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但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考研。然而,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艰辛却超乎我的想象。其中最难的一关就是英语,由于之前所学已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基本上是从ABC开始重新学起,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自学了《新概念英语》(4册)、《大学英语》(6册),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终于在1994年我31岁时,考上云南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于是我离开小城,奔赴远方。
读研的3年是艰苦的,也是充实的。一个月生活费只有200元,要吃饭,还要买书,但是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非常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导师赵仲牧先生,这位康德式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将我带进了神圣的学术殿堂,使我领略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最难忘的是我每天到图书馆的5楼看书学习,累了,就站在窗户前看看翠湖飞翔的海鸥。冬天的北方寒风冷冽,四季如春的昆明却舒适宜人,金黄的银杏树叶,为校园镀上一层美丽动人的色彩。
1997年,我硕士毕业,来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第一个任务就是做创优节目。我选择了知名作家二月河作为采访对象,独自一人跑到南阳采访,回来后写稿、编辑、做节目。没想到节目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获得了当年的中国广播文艺奖、河南广播文艺一等奖,实现了我个人职业生涯甚至整个电台的历史性突破。如此丰厚的收获,既来自于扎实的采访和精心的编辑,也来自于读研3年的学习和积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在感到欣喜的同时,更感谢曾经教过我的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事。
博士:搭建了上升的人生步梯
2000年,在电台工作了3年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自己不能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继续前行。
37岁那年,我考上了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读博期间,我与家人度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日子。当时,爱人和孩子随迁到了郑州,在城中村租房子住。那时,博士生一个月的生活补贴是300元,如果计较收入,读博士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但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心中的理想,我毅然放弃工作,返回校园,重新当上了一名学生。
在河南大学,我遇到了博士生导师刘思谦老师,她的学识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我。刘老师60多岁了,还带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写文章,作为她的学生,我们受益良多。读博3年期间,我很少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读书。特别是写论文阶段,天气炎热,寝室没有空调,我就打一盆凉水,上面用手在电脑上打字,下面把脚浸入水中降温。得益于这3年导师的严格要求和个人的刻苦钻研,我的毕业论文得到了学术界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2003年,我博士毕业,正式成为郑州大学的一名教师,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结束了长达20年的奔波。也许有人会问,读博士有什么用?以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人生选择、上升空间和发展机会。
工作:实现了丰富的人生理想
博士毕业时,我整整40岁。在工作上,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与同龄人相比,我的起步可能晚了一些,但不管何时开始努力都来得及。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作为河南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到省文化厅挂职,参加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的调研起草工作。挂职结束回到学校,我决定以文化产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从那时起,我一边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一边从事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工作。我以文化传播作为两方面的结合点,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定位,取得了一点成绩,发表了一些成果。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国外社会科学》《现代传播》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了5部学术专著,共计100多万字;参与了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两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编写工作;学术成果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被授予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等荣誉称号;兼任河南省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信息联络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最值得欣慰的是,十几年来,我先后培养硕士生50余人,其中6人考上博士,3人考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还培养出2名博士后,均申请到了国家社科项目,成为单位的教学骨干。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积极从事社会服务。2009年参与河南省8个文化改革试验区策划规划工作;2011年参与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规划》调研起草工作;2012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加快河南文化产业研究》,决策建议获副省长批示;2016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起草《郑州市“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2016年被中央统战部评为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信息员。
近几年,我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走访了上百位民间艺人。其中有93岁的开封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郭太运先生、90岁的绢人制作艺术家徐澎女士、90岁的陶瓷专家杨文宪先生、85岁的民间艺术研究专家倪宝诚先生、80多岁的民间剪纸传承人任孟仓先生以及开封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任鹤林先生、高浮雕传拓技艺传承人李仁清先生、登封窑传承人李景洲先生、陶瓷艺术家李明先生、洛阳三彩艺术家郭爱和先生、汉画像石研究专家方清刚先生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就是中原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力见证。我和所带的研究生编辑的“郑大文化”公众号已经推送了300期内容,免费为民间艺术家们宣传,从学术角度挖掘和弘扬中原文化。虽然这项工作无名无利,也没有任何资助,但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益,所以我们决心坚持下去,无怨无悔。
回首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有两个最深的感触:一是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两句话,可谓道出了人生真谛。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培养我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理想的伟大祖国。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将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幸福相结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只有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个人的幸福才能得以体现。当然,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幸福,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努力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幸福的获得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幸福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在奋斗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为祖国未来祈福,愿国家昌盛,国泰民安!我愿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小小梦想,在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人生理想中,书写出更加灿烂的生命华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推荐阅读
[国父大学] 2022-03-25
[电子信息与技术] 2021-09-16
[复旦大学] 2021-09-16
[河南大学] 2021-09-16
院校动态
[经济学类] 2023-08-10 16:59:38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6-24 16:57:36
[法学类] 2022-06-24 15:43:03
[福建师范大学] 2022-06-24 15: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