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弘扬垦荒精神 助飞青春理想——文化管理系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台州拜访垦荒劳模金可人
大陈岛位于我国粤、闽、浙海上交通咽喉,为浙江沿海之要塞。1955年初,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这一大陆最后的据点败退台湾,劫运了大陈本岛及附近岛屿所有居民1万多人,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1956年1月,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满腔热血登岛垦荒。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垦荒人牺牲自己的青春、家庭甚至生命,换来了今日的“东海明珠”。
“灯不明,路不平,交通船开开停停。”这是一位78岁的老垦荒队员对于六十年前那段在大陈岛垦荒岁月的深刻印象。他叫金可人,曾是椒江区文联副主席、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其父母亲均是医生,家境在那个年代已算得上是相当不错,可他仍旧选择走上了垦荒这条路。
“同志,你为社会主义贡献了什么?”当时金可人正是受了这个横幅的触动,才打算做一个垦荒人,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1958年,年仅16岁的他响应了大陈岛垦荒队的号召,成了第二批上岛的青年。虽然做好了上岛吃苦的准备,但是现实中的大陈岛仍让他感到荒凉。渺无人烟,岛上的原居民在战争后全被国民党带去台湾,留驻在岛上的仅有垦荒队和部队人员;物资匮乏,没有现代化设施,食物也全部靠自己亲手种植和养殖。他被分到了农业队,养猪、运饲料以及挑大粪等等都是他们的活。垦荒难度非常大,这是金可人对于大陈岛的第一印象。
慢慢地,他发现日子虽苦,但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摇橹,三两成群出海捕鱼。大陈岛的日出是非常美丽的,你能看到太阳一下子从水面跃出来。”金可人回忆起那段日子最快乐的事情,眼睛都带着光。大家苦中作乐,晚上队员们常常跳舞唱歌,十分热闹。也是在那里,金可人的音乐天赋被发掘了。
他虽然没有得到专业的音乐训练,但他一直未曾放弃自己的音乐梦。在垦荒期间,两次报考音乐学院并受到老师的赏识,遗憾的是无疾而终。《潮起东海》是他五年垦荒结束后,收录其作品的一本书。《美丽的大陈岛》、《垦荒队员之歌》、《垦荒精神代代传》等都是他受劳动启发创作的歌曲。其中,《垦荒精神代代传》还被改编为情景剧在全市巡演。聊到兴起之时,他还现场为我们演唱了一段。浑厚的嗓音中带有对过去生活的记忆,更多的是高昂奋进的主旋律。
78岁高龄的他谈起在大陈岛垦荒奋斗的日子仍旧是神采奕奕,仿佛是昨日重现,那些艰苦的岁月现在成了他一生难忘的回忆。如今的他每年都会回到大陈岛,看看自己曾经汗水挥洒过的土地。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涛涛江河,金可人先生的这种“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值得我们青年学生好好学习,汇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推荐阅读
[国父大学] 2022-03-25
[电子信息与技术] 2021-09-16
[复旦大学] 2021-09-16
[河南大学] 2021-09-16
院校动态
[经济学类] 2023-08-10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6-24
[法学类] 2022-06-24
[福建师范大学]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