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上海市伦理学会“青年论坛“、“2019年学术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10月26日,“上海市伦理学会第七届青年论坛”和“上海市伦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主办,人文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会议安排紧凑充实,上午以“‘信’和‘义’: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为主题的青年论坛在人文学院结束后,下午紧接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年会举办,以“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历程与现实挑战”为主题的上海市伦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行政楼举行。
上海市伦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三届学术活动月的重点活动,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会会员170余人围绕“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历程与现实挑战”议题进行研讨。
会议分两场进行,每场皆提供半小时自由发言和提问互动。上半场为主旨论坛,由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徐大建教授主持,他认为作为学会重点学术活动年会的每年举行,对于推动上海市伦理学的研究和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主旨论坛有四位发言人。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他认为,指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作为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导向,但是现实当中我们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修法和建议,即导向和现实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的。郝云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伦理和西方分配伦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分配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分配伦理的比较,第一政治经济学所有制层面,所有制层面决定分配正
正义或者分配伦理的一个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决定了它的分配伦理应该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他谈到分配伦理不仅是单纯的产品分配还有生产关系的分配等等。
上海社会科学院陆晓禾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从罗国杰《伦理学》中的两个重要修改谈起”。陆晓禾研究员认为罗国杰教授的《伦理学》中有两个可能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修改值得重视。一个是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个体拓展到群体,另一个是评价道德行为、道德状况的标准应该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生产力标准、经济基础标准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标准,是标准的标准,这就为我们拓展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深化和细化道德评价,尤其是社会道德状况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应该接着罗国杰教授说下去。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晏辉探讨了“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研究”。他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每个人每个组织国家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提出正当性基础的证明,这才是进步的重要标准。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重点论述了“新中国70年爱国主义运动的历程与主题演变”。余玉花教授指出爱国主义是道德规范,但是这个东西不是情感,规范要到行动上。
自由发言环节,有会员向作主题报告的几位教授都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大家踊跃提问题,讨论热烈,可以交流的话题很多,第二场主题研讨的主持人为上海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吴新文,他对上半场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上海海关学院教授杨寄荣发言的题目是“新中国政德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杨寄荣分别从新中国政德建设的理论逻辑、实践回顾,与从历史视野以及未来展望这三大方面阐发自己关于信念伦理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姚晓娜副教授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之维”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既是中国整个道德建设过程中重要性与当前面临的现实和困难挑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自慧教授论述了“情理融通,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质兼论中国特色伦理的话语体系之建构”,张自慧指出我们中国的伦理学的非常核心的特质就是情和理的交融统一,这对于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抓手。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困境与进路”。王正平指出伦理学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哲学,它必须面对现实,在变迁的社会当中伦理学界不论师生都要提出道德解决方案和伦理智慧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黄素珍副教授演讲内容为“论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力问题”,她从西方哲学西方伦理学的进路探讨关于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力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刘静芳教授的讲述了“突破义利之辩的二元范式”。刘静芳认为对义利关系我们传统的要么重利轻义,要么重义轻利,搞不平衡,现在有个道容易平衡。同济大学邵龙宝教授探讨了“中国公民人格的内在心性结构及其培育”。他觉得人性、人格的问题实际上现在是一个现代化的核心大问题,人格的建构归根结底还是要和制度创新机制的创新政策和整个社会建设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上海大学的陶倩教授的题目为“雷锋精神内涵的时代变迁和媒体建构”,陶倩认为从人的发展来看雷锋精神的建构既要在树立社会道德理想时关怀个体发展,同时也应该在社会现实生活状况个体道德能力与发展以及社会制度化建设中重新思考这一道德理想的现实实现问题。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张秀的论述为“性别正义的伦理困境及其当代发展”,其认为性别正义的话题是最受争议性的,研究西方的很多的关于性别正义的路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理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性别正义观。
年会最后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陆晓禾教授作了总结,她认为本次会议从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分支领域和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多视角地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历程与现实挑战,会议氛围热烈,整个探讨问题过程有深度、广度、专业与互动。陆晓禾教授最后感谢东道主上海财经大学的伦理学团队,感谢两位主持人和十位精彩发言人、与会会员以及为年会付出辛勤劳动的会务志愿者,会议圆满结束。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推荐阅读
[国父大学] 2022-03-25
[电子信息与技术] 2021-09-16
[复旦大学] 2021-09-16
[河南大学] 2021-09-16
院校动态
[经济学类] 2023-08-10 16:59:38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6-24 16:57:36
[法学类] 2022-06-24 15:43:03
[福建师范大学] 2022-06-24 15: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