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国际学术大师校园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教授报告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文教专家项目支持,应理学院邀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中村俢二教授于5月2日下午来我校,在科学馆101为交大师生做诺奖专题讲座。
5月2日下午2:00-2:30,理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在科学馆107热烈欢迎了中村俢二教授,由李福利教授主持举行了简短的“诺奖大师见面座谈会”。座谈会上,师生与中村教授进行自由、深入的交流。中村教授结合自己从日本到美国的科研成长经历,在日亚公司遭遇研发经费紧缺、部门上司的歧视等;并由此谈及日本乃至整个亚洲教育、科研环境评价机制的局限性,企业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此外,中村教授分享了科研经验,以及蓝光LED开发中,他与赤崎勇及天野浩教授的科学贡献。座谈会上,师生提问踊跃,中村教授展现了“非主流”诺奖科学家不寻常的一面。
下午2:30,中村教授以题为“The Invention of High Efficient Blue LED and Future Solid State Lighting”向交大师生简明的介绍了高效蓝光LED研发的由来、科学意义及未来固态发光的发展趋势。报告以中村教授的成长科研经历的时间顺序为主线,中村教授回顾他的出生地德岛,从当地的普通中学、非知名大学到日本小企业。他从零经费开始,靠着从回收站搜集废旧物来搭建实验装置,开始了LED领域的探索。之后在派往美国为期一年的研究时,因为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论文,没人把他当做真正的研究人员而是技术工,这些备受歧视的经历使他回到日本后励志要发论文拿到博士学位。当时,国际上以ZnSe(硒化锌)作为蓝光LED材料的研究论文为主,想发表好的论文,必须另辟蹊径,寻找真正有挑战的科学问题。于是中村教授利用少有报道的GaN(氮化镓)作为材料进行蓝光LED的研究,因为它熔点高、缺乏匹配衬底、易产生晶格缺陷而一度被认为不可能应用于蓝色LED。果然,在之后用自己之前搭建的MOCVD装置做了几个月的实验,反复失败始终没有得到氮化镓晶体。随后,他利用现有的仪器将原有的MOVCD装置改造成可从底板的两个方向吹入气体的“Two-Flow”(双气流)MOVCD,终于得到了第一个氮化镓晶体膜。
1992年,双异质结构的InGaN发光二极管终于试制成功了,并在之后不到1年的时间里,蓝色发光二极管问世。中村教授说,开发蓝光LED从开始到商品化只花了短短的三年的时间,然而这一成功都得益于他之前在日亚公司十年红色LED研发的“痛苦”经历,那些宝贵的失败经验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经验。
高效蓝光LED的实现,极大的推动了白色LED照明技术的商业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极大的降低了发光及能耗成本。报告中谈到未来LED的未来发展方向,他提到了“Blue Light Danger”这个我们鲜有听闻的科学名词,因为市面上一些的不合格的白色LED照明生产技术,使得其白光中高强度的蓝光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是长期被蓝光辐射会造成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以及青少年近视等。中村教授也在对蓝色LED进行改善,通过研发对人体完全无害的紫光LED。除此之外,中村教授还介绍了更加高科技的Laser lighting(激光照明)、Li-Fi(光无线通信)、Micro LED(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等一批正在研发的新技术。
报告结束后,学生们积极的与中村教授进行交流,中村教授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他认为Team Work(团队协作)在制造业中非常重要,而科研创新的想法往往只在一个人中诞生;物理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应该更大的得到政府的支持;想要让自己接近诺奖,必须先找到一个研究课题;你需要“Take a risk”,不畏失败的尝试前人从未揭示过的东西,就像赌博一样不畏惧风险。诺奖大师的这些毫不掩饰的惊人之语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国际学术大师校园行--诺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具有科学前瞻性的学术报告,极大的丰富了师生们的科学视野。同时让在场的师生领略了诺奖大师对科学不断追求创新、敢于把“疯狂”的想法通过努力变为现实并造福社会的科学精神。
本活动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文教专家项目支持,理学院、国际处、团委、学生处作为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大力支持。
中村修二教授简介
中村俢二,日裔美籍电子工程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教授于1993年在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职期间,基于GaN(氮化镓)开发了一种蓝色LED,他用双流MOCVD装置实现了基于InGaN的双异质结结构,实现了蓝色LED高亮度化,推动其实用化进程,使制备白色LED(更加环保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降低了全球范围的照明成本。中村修二教授和赤崎勇、天野浩教授也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村修二教授获得的其他荣誉包括仁科纪念奖(1996年),IEEE Jack A莫顿奖,英国顶级科学奖(1998年),富兰克林奖章(2002年),千禧技术奖(2006年)等,中村教授于2000年加入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2003年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NAE)院士。
2015年7月中村修二教授访问我校,并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荣誉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推荐阅读
[国父大学] 2022-03-25
[电子信息与技术] 2021-09-16
[复旦大学] 2021-09-16
[河南大学] 2021-09-16
院校动态
[经济学类] 2023-08-10 16:59:38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6-24 16:57:36
[法学类] 2022-06-24 15:43:03
[福建师范大学] 2022-06-24 15: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