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平台为第三方资讯平台,不是院校官方,网站内所有信息只做参考,并不代表院校官方,招生信息以官方最新信息为准,如果不知怎么找官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寻求帮助。
师表群伦 风范永存 师表群伦 风范永存
――《傅璇琮先生纪念集》出版座谈会暨“傅璇琮文库”揭牌仪式在我校举办
陌草又青,哲人其萎。虽曰其萎,三光永共。2017年4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中文系与中华书局在新斋353会议室共同举办《傅璇琮先生纪念集》出版座谈会暨“傅璇琮文库”揭牌仪式。2016年1月23日,著名学者、中华书局原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傅璇琮先生在北京逝世。为了深切缅怀和纪念先生,清华大学中文系在傅先生工作室建立“傅璇琮文库”,并参与中华书局共同编辑出版《傅璇琮先生纪念文集》。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出版集团等高校和机构的共三十多名专家参加会议,傅先生女儿傅旭青、傅文青女士与会。座谈会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刘石主持,他简要介绍了傅先生与清华大学的渊源和会议缘起,并一一介绍来宾,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编审、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王中忱教授和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编审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谢维和副主任代表清华大学对这次座谈会的举办和文库的建立表示祝贺。他深情回忆当初邀请傅先生到清华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持工作的情景,并提到傅先生与“清华简”之间的机缘巧合,感念先生的人格魅力。他指出学校和院系的文化风气与它所推崇的人物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傅先生的“朴诚”精神,希望傅先生的人格和精神能藉由“傅璇琮文库”的建立而对清华师生产生深远影响。
李岩副总裁在致辞中回顾了傅先生对他的培养和关照,认为傅先生实现了编辑生涯和优秀学者的完美结合,具有典范意义。中华书局历任总编辑有多位,但论对学界的贡献,不能与傅先生相比。
王中忱教授谈到傅先生在清华度过了最后的八年,为中文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文系利用当年傅先生工作过的地方来建立“傅璇琮文库”,以冀保留一点先生的行迹,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流动的文库将先生的学术遗产和精神传承下去。
徐俊先生认为纪念会对传承傅先生的学术精神非常重要,一个学者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学术著作里,也在他的言传身教。《傅璇琮先生纪念集》可以在这方面保存很多的信息,今后可以成为重要的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史料。
会上,谢维和、李岩、徐俊和王中忱共同为“傅璇琮文库”揭牌。文库匾额由十一世班禅大师题写,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来宾都曾受到傅先生的提携奖掖,在发言中通过自己与傅先生的亲身交往,纷纷表达对先生道德文章的景仰和缅怀。
往事难忘
在与傅先生的交往中,总有一些细节或小事在学者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说起当年傅先生参加她的博士答辩会,对她的论文做了大量批语,当她请求交还带批语的论文以便学习时,傅先生却因不忍伤害后辈而将一些直率的批评抹掉。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先生谈及傅先生跟他说起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看望他。傅先生曾被打成右派,他认为这不仅表明他的价值得到认可,更表明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得到认可。
华南师范大学戴伟华教授提及当年傅先生为了参加他博士论文答辩,决然将与上级重要领导晤谈工作的时间延期。
山东大学杜泽逊教授详细回忆当年治《四库存目》时,傅先生的指导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傅先生帮助人主动、诚恳、到位,由傅先生执笔的《四库全书总目》前言提出的某些具体问题,至今依然有指导性。
道德文章
北京语言大学韩经太教授认为尽管傅先生在很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位置上当过“主持人”,但他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可以归纳为“一介布衣”。
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用三句话评价傅先生。第一,傅先生是一个平常而真实的人,第二是一个有重要学术贡献的人,第三是傅先生体现了这一代人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他们做出的成绩有许多地方都超过前代学者,可谓“肇开风气,长存典型”。
北京师范大学周少川教授评价傅先生学术宏博,贡献卓著,对有意义的研究十分关心。傅先生有宅心仁厚的品格,对中华学术无比热爱,怀有推进中华学术繁荣发展的学术公心,站高望远,师表群伦。“傅璇琮文库”的成立是很好的纪念方式。
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提及傅先生对推动改革开放以后的学术所做出的贡献,其中曾获“思勉原创奖”的《唐代科举与文学》所起的作用很大,很多著作都是在傅先生这部书的启发之下产生的。
北京大学傅刚教授认为傅先生的学术活动业绩不局限于唐宋文学。整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能够健康发展,以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中坚力量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他的组织能力和实学研究,使得学术研究没有流于空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以双重身份与会,他认为傅先生是古代文学界的王应麟。他提议应该编纂一部详尽的傅先生年谱,甚至可以做年谱长编,因为傅先生的个人研究和组织活动,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的缩影,年谱编好了就是一部当代学术史。《四库提要》曾以“学问既深,意气则平”来评论南宋学者王应麟,傅先生达到了这个境界。
首都师范大学吴相洲教授认为傅先生对中国文学近四十年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在将来的学术史上,傅先生称得上是“大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教授亦以双重身份与会。他说理解刘石教授选择这间会议室举办座谈会的特殊意义,因为这是傅先生生前授过课的地方。清华大学中文系因有傅先生而自豪。孙教授代表人文学院非常感谢各位学者的到来,虽然傅先生已经离去,但仍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中文系的建设。
润物无声
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发言之际数度哽咽,他回想起傅先生和其他老先生当年在特殊的时刻参加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并对他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他用“无声春雨,泽沾一代;峻孤高标,辉映千秋”一联形容傅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代表人民大学国学院讲话,主要从教书育人方面展示傅先生在人大国学院任教时期的贡献。
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同样强调傅先生作为教师的一面,认为傅先生是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并以“和风流有续,青史莫成灰”两句形容傅先生传道育人的功绩。
南开大学卢燕新教授是傅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他说傅先生对学生无一不帮,甚至每次出差都给他们带回小吃,病榻之上还请护工记录由他口述的推荐信。卢教授哽咽道,傅先生像爱孩子一样爱我们,用心和生命关心我们。
清华大学马银琴教授表示很激动能在座谈会邀请之列。她说如果不到清华来,跟傅先生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当初在工作调动时,傅先生写的推荐信影响了她的人生。
在北京学习的广西师范大学莫道才教授亦专程前来参会,傅先生曾多次去广西师大参加活动和举办讲座,给出了很多学术指导。
“平淡而山高水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剑研究员借用黄庭坚和范仲淹的话来评价傅先生的风范。张剑先生感念自身做人和治学都深受傅先生的影响,傅先生的风范典型使他有定力抵抗一些时髦光鲜之学,也使自己自觉地尽微薄之力帮助有前途的年轻人。
“我觉得我爸爸真是挺伟大的”,傅先生的小女儿傅文青女士在会上深情而自豪地说。傅女士说清华大学是父亲人生当中的起点和终点,是他求学和青春理想的开始,人生就像一个圆圈,父亲晚年又回到清华大学,完成了当老师教书育人的愿望。
傅璇琮先生逝世周年之后,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以出版《傅璇琮先生纪念集》、建立“傅璇琮文库”并举办座谈会的形式来缅怀追思傅先生,众多学者各自发言以寄托哀思。傅先生人虽远逝,但他的治学思想和学术贡献将永为后人铭记,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将与世长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推荐阅读
[国父大学] 2022-03-25
[电子信息与技术] 2021-09-16
[复旦大学] 2021-09-16
[河南大学] 2021-09-16
院校动态
[经济学类] 2023-08-10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6-24
[法学类] 2022-06-24
[福建师范大学] 2022-06-24